
近日,全國各地溫度突然快速上升,各地的園林朋友紛紛打來電話,說自己的
苗木開始出現回芽、干枯現象,問該怎么辦。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如何應對干熱風對
苗木的危害。首先我們先說一下什么是干熱風?干熱風是高溫、低濕的一種風害自然災害現象,一般多發生在小麥成熟前后。對于一些不耐干旱和新移栽的植物,往往危害很大,輕時可造成萎蔫、焦葉,嚴重時造成死亡。今天我們重點講解一下關于苗木如何預防干熱風的危害。

1、噴水。當進入干熱風的季節時,要對苗木進行樹體噴水,以增加樹體濕度和空氣濕度,有條件的可以在樹冠之上架設噴霧裝置,進行霧化噴霧,增大空氣濕度。
一要注意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任何植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的。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生長著不同的植物資源。在引種花木品種之前,應先了解、分析本地的自然地理條件,與那些要引進的植物品種原生地的自然地理條件有多少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如有差距,能否采取措施進行彌補。如倒掛金鐘、龍吐珠、拱手花籃等花木植物,在亞熱帶園林中習慣了四季如春的陰涼濕潤環境,移至四季分明的溫帶平原地區時,在有溫室設備條件下雖可度冬,但到高溫炎熱的夏天,卻抵擋不住火南風的侵襲,生長停滯,不但好花不能常開,而且會出現夏眠。若相似處多,又有辦法彌補差距,引種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否則難以成功。如原產熱帶和亞熱帶沙漠干旱及少雨地區的仙人掌類植物,能忍受數月之久的旱季,但把它引種至多雨地區時,卻是死路一條,輕則黃甲,重則根爛株黃。生長在水濕環境中的水生花卉,卻離不開水濕,如挺水生長的碗蓮等,下要有泥,上要有水;浮水飄蕩的水秀花等,無水便無法生存;香蒲、龍須花、蝴蝶花等雖可水旱兩棲,但旱養時必須要有高濕環境,否則便會生長不良;紅花酢漿草、馬蹄蓮、綠蘿等濕生花卉則需在水濕的環境下才可秀麗多姿。
[本信息來自于今日推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