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工業氧氣標準氬氣 

    佛山南海工業氣體:氧氣、氮氣、氬氣、乙炔、二氧化碳、混合氣體等主要供應佛山南海區獅山鎮、小塘鎮,官窯鎮,丹灶鎮,樂平鎮和三水區等地。

    氧最早被稱為生命之氣(拉丁語:vital air),拉瓦錫根據其實驗結果,在1777年,將其命名為法語:oxygène。這個單字是由希臘語:ὀξύς(oxys,字面意思是尖銳的,因為酸性物質嘗起來的味道很尖銳,被引伸為酸),以及-γενής(-genēs,起源于,產生于)組成,因為在當時他誤認所有酸性物質都含有氧。這個單字隨后進入英文,被拼為英語:oxygen。

    在中華民國時期,這個單字曾被譯為酸素。隨后出現以形聲造字,造出新字氱,因其字形復雜,又造出新字,氧。

    性質

    在自然界中,氧的單質形態一般為雙原子分子的氧氣(O2),在臭氧層中經紫外線的作用也可以生成三個氧原子組成的臭氧(O3)。除此之外,意大利一所大學的科學家于2001年11月制得了亞穩態的的四氧分子(O4)。[來源請求]氧氣在標準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無臭,能幫助燃燒的的氣體。液氧呈淡藍色,具有順磁性。氧能跟氫化合成水。臭氧在標準狀況下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

    化學性質

    氧的活性很大,除了稀有氣體、活性小的金屬元素如金、鉑、鈀之外(這些金屬并非沒有氧化物,只是反應過程極慢或需要高熱下或在催化劑下或需要以其他化學物將其轉變成離子方能生成,但它們也是有氧化物的。例如,三氧化二金、二氧化鉑。)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起反應,這些反應稱為氧化反應,而反應產生的化合物稱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屬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堿金屬或堿土金屬氧化物則為堿性。此外,幾乎所有的有機化合物(CCl4和氫原子數目小于鹵原子數目的鹵代烴除外),可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與水蒸汽。

    發現

    氧元素最先由瑞典藥劑師及化學家舍勒于1774年獨立發現,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也在其之后發現,但由于普利斯特里堅持燃素說的理論,他未能成為化學革命的先驅者。

    1777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指出物質只能在含氧的空氣中進行燃燒,燃燒物重量的增加與空氣中失去的氧相等,從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說,并正式確立質量守恒定律。從嚴格意義上講,發現氧元素的為瑞典化學家舍勒,而確定氧元素化學性質的為法國化學家拉瓦錫。

    而在1771年瑞典的藥劑師威廉·舍爾則認為氧是酸產生的根源,并把氧元素命名為酸素,但是這種說法未得到當時大家認可。


    聯系人:曹勇軍,電話15876139026  15015562858  微信:627338438  QQ627338438  地址: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小塘洞口村委會旁。

    [本信息來自于今日推薦網]
    商家信用:4.0   隱性收費:4.0 描述:4.0 產品質量:4.0 物流:4.0 服務態度:4.0 默認4分 我要打分